在企業管理的道路上,因為經營環境的不同,企業資源的多變性,使企業管理一定會出現許許多多的問題,這是正?,F象。這也是“為什么我們總是質量問題不斷”的根源。
接受質量問題的存在必然性,并把追求質量問題的解決成為一個愛好或者享受,是我們應該追求的目標。
同理,我們也應該把生活中可能遇到的所有不如意看成是一種必然,接受它、思考它、并嘗試去解決它。
不少企業在質量問題的管理上一直停留在最基礎的階段,并不是你的質量問題得不得解決,而是質量管理的工作沒有做徹底而已!
如果說,生產技術是企業的生命,那么質量管理則是她的靈魂。質量管理在企業的管理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看一看,您的企業究竟在質量管理的哪個階段?
一段質量管理:喊口號
管理特征:
-
缺乏質量意識和專業知識;
-
缺乏經常性的的質量活動;
-
沒有獨立的質量管理部門(或人員);
-
檢查力量薄弱,且常受制于生產管理者;
-
“質量第一”只是定期的質量會議或質量月“一個口號”而已;
-
員工常把質量問題的責任歸于檢查人員;
-
質量指標沒有被制定和分解。
二段質量管理:聽反饋
管理特征:
-
缺乏質量意識和專業知識;
-
對于質量的要求僅限于廢品率、返修率;
-
高層管理層不參與質量活動,通常只介入重要客戶抱怨的處理;
-
有指定的質量管理部門(人),但承擔的職能主要是:搜集客戶反饋和處理客戶抱怨;
-
缺乏對各部門的指標考核和管理。
三段質量管理:靠檢查
管理特征:
-
配備了必要的檢查人員,主要通過檢驗保證產品質量;
-
有獨立的品質保證部門,但職能與其他職能分離,常由品質保證部獨立負責產品質量;
-
僅對生產部門進行了廢品率和檢查返修率指標分解和考核。
四段質量管理:抓基礎
管理特征:
-
主要通過檢驗保證產品質量;
-
有獨立的品質保證部門,常由品質保證部門獨立負責產品質量;
-
開始重視并開展質量管理的基礎性工作,如:質量教育、質量分析、計量管理和標準化等;
-
僅對生產部門進行了廢品率和檢查返修率指標分解和考核。
五段質量管理:管現場
管理特征:
-
主要通過檢驗保證產品質量;
-
不時組織開展現場的質量改進活動,重視人、機、料、法、環和檢驗各要素的管理;
-
積極推進現場目視管理、5S管理和作業標準化管理;
-
有獨立的品質保證部門,開始由品質保證部門和生產部門共同負責產品質量。
六段質量管理:盯關鍵
管理特征:
-
通過質量信息統計和工藝過程分析確定影響產品質量的關鍵工序和過程;
-
通過設立“質量控制點”,加強對關鍵工序和過程的控制;
-
積極開展QC活動,并按照PDCA循環進行質量改進;
-
有獨立的品質保證部門,由品質保證部門和生產部門共同負責產品質量。
七段質量管理:重預防
管理特征:
-
管理層認識到“設計”對質量的影響至關重要,注重開發階段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提高設計質量;
-
不僅生產和采購部門,設計開發部門也制定了高標準的質量目標;
-
將質量職責授權到所有職能領域,質量保證部門轉化為質量顧問的角色;
-
各個職能部門參與開發過程,使質量問題在源頭得以解決。
八段質量管理:按標準
管理特征:
-
與質量相關的所有部門都制定了高標準的質量目標;
-
各部門的質量職責得到了充分明確,并能積極參與和開展質量活動;
-
建立了較完善的質量管理體系,為保證體系的有效運行,各部門均能自覺遵守相關程序和文件的規定;
-
質量保證部門主要任務是充當質量顧問。
九段質量管理:求完美
管理特征:
-
各部門都制定了極其嚴格質量目標,為追求“零缺陷”而努力;
-
高層管理者極其重視質量,質量問題不可或缺地被列入高層管理者的議事日程;
-
70~80%的員工(包括最高管理者),積極參與“質量改進”活動;質量改進活動成為日常工作的一個組成部分。
-
營造了一種有助于質量提高的企業文化氛圍,每一位員工都意識到“質量”對企業的重要性,并愿為之努力。
-
質量改進擴展到所有部門,并形成了跨職能的團隊協作。